
- 在線時間
- 0 小時
威信- 0
金幣- 26
貢獻- 0
|
天下武功出少林。對于少林寺,或許我們更多與摧山劈石的神奇功夫聯系在一起,但是否有從文化的高度來品鑒少林武功外的“禪道”?6月1日晚,“第十屆網上看河南”采風團記者們齊聚鄭州登封,在中岳嵩山山巒環抱的“天地之間”,一同品味被譽為“佛教音樂盛宴”的《禪宗少林·音樂大典》,將“禪道”的玄妙從空中樓閣中在地面真實具體地呈現。
《禪宗少林·音樂大典》的演出劇場位于在青山翠柏之間,古樓聳立、廟宇橫臥、山路盤旋、小溪蜿蜒,錯落有致、層次分明。深邃的山谷、斑駁的倒影、清風拂過,樹影婆娑,都市的塵囂、內心的雜念一洗而空,禪音悠揚、余音繞梁……
達摩身影在禪境里出現,村姑幼童在池塘邊嬉戲,菩提樹的淺唱,僧與俗的對話,空山雨后的喧鬧……表現溪山坐禪踏水行歌的《水樂·禪境》!斑_摩面壁”開始閉關修行,風鈴、鳳拳、風棍、風旗演繹了少林武術的博大精深,講述著千年古風傳承的《風樂·禪武》。千年古剎敲出了木魚聲聲,傳說中的牧羊女趕著羊群走來,歌聲打破木魚的禪定,用多聲部木魚的演奏,來講述少林武僧成長歷程的《木樂·禪定》。雪景寒林,佛光倒影,遠逝高僧在幻影中出現,向我們講述禪宗故事。春夏秋冬,季節在音樂里輪回,吉祥的佛燈綻放出耀眼的光芒,以此來表達禪宗對生命萬物贊禮的《光樂·禪悟》。用36億萬年歷史的嵩山青石制成的樂器奏出的《石樂·禪頌》,演繹出“嵩山修禪,頑石開言”的大境界,是對自然的吟詠,對生命的眷愛。在演出尾聲,佛光普照,天地祥和。
據了解,《禪宗少林·音樂大典》大型山地實景演出由譚盾、梅帥元、釋永信、易中天、黃豆豆五位大師聯袂打造,共分《水樂》、《木樂》、《風樂》、《光樂》、《石樂》五個樂章。演出以少林、禪宗文化內涵為背景,以禪宗理念引領少林功夫,以音樂、舞蹈、武術為載體,運用獨到的創意和現代科技手段闡釋中國傳統文化!抖U宗少林·音樂大典》現已獲得“國際文化產業示范基地”、“中國創意城市文化名片”、“全國最美五大實景演出”等諸多榮譽稱號。
《禪宗少林·音樂大典》以石頭為琴流水為弦,以從未被雕琢過的自然風景為舞臺藝術地演繹禪和武,在愉悅人們身心的同時,潛移默化般地把禪宗文化也注入到人們的意識里,使這一古老的中華文化得以廣泛傳播、理解和傳承!抖U宗少林·音樂大典》這種實景演出的形式及其綜合型配套工程的建設,使游客由“走馬觀花”延伸到“下馬體驗”,使游客由感性的理解認識到理性的接觸體驗,是全方位、創新性、配套性開發禪宗文化的有效探索和積極傳承!抖U宗少林·音樂大典》還開發了大量具有文化特質的旅游紀念品、宣傳品等演出衍生品,將禪宗文化變成游客看得見、摸得著、帶得走、記得住的實體產品,讓其巧妙融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,使文化的傳承變成了一種無時不在、無處不在的民眾化的自覺性的運動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