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 在線時間
- 0 小時
威信- 0
金幣- 15
貢獻- 0
|
有座小城市,它背靠著秀麗的嵩山,有座小城市,他因聞名遐邇的少林寺而驕傲。有座小城市,我很愛它。那座小城市就是我的家鄉——登封。
我愛登封,因為它是我第2個媽媽。我愛登封,因為這里那里都美麗。
其實,登封還是個古城呢!大禹治水是在登封,名揚中外的少林寺,嵩陽書院,三皇寨,觀星臺也是在登封。登封這個小城市,可埋藏了不少寶貝呢!今天,我就帶大家探究這個小城市吧。出發!
少林寺――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西麓,背依五乳峰,對面少室山,如翠屏端立,林木蓊郁,景色迷人。周圍山戀環抱,峰峰相連,錯落有致,形成了少林寺的天然屏障。 海內靈岳,莫如嵩山;山中道場,少林為勝。
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和武術發源地,故有“禪宗祖庭,武林勝地”之稱,而聞名天下。
少林寺是我國久負盛名的佛教寺院,聲譽顯赫的禪宗祖庭,少林功夫的發祥地,位于登封市西12公里處的嵩山五乳峰下,是嵩山風景區的主要核心景區之一。
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(公元495年),是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而建,因其建于嵩山少室密林之中,故定名“少林寺”。北魏孝昌三年(公元527年),印度高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,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,首傳禪宗。至此,少林被稱為“禪宗祖庭”。唐初,少林寺志堅、曇宗等十三棍僧,在秦王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的征戰中,立下漢馬功勞,得到了李唐統治者的贊譽和封賞。在此期間,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,少林寺發展極快,博得了“天下第一名剎”的美稱,少林功夫也從此美名遠揚。明代達到鼎盛。民國時期,軍閥石友三放火燒毀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筑,千年基業毀于一旦。新中國成立后,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持下,少林寺雄風重振。少林寺自建寺以來,禪、武、醫舉世聞名,經久不衰,沉積了豐厚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,曾先后被評為“鄭州市十大旅游景區”、全國首批“4A級景區”,年接待游客150余萬人次,是名副其實的中原旅游明珠,華夏旅游勝地。 其實小時候,我就有一個夢想。到少林寺習武,成為一位武林高人!
有一個地方,我們為之驕傲。嵩陽書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南麓,緊臨登封市區,是我國宋代最高學府之一,北宋時期中國四大書院(河南嵩陽書院、應天書院、湖南岳麓書院、江西白麓洞書院)之首,以理學著稱于世。 嵩陽書院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(484年),為嵩山佛、道、儒三教薈粹之地。原為嵩陽寺,隋改為嵩陽觀,唐改為奉天宮,五代后周改為太乙書院,宋代景佑二年賜額為“嵩陽書院”,成為傳播儒家思想,培育英才的教育基地,宋代巨儒程顥、程頤在此創立“二程理學”,司馬光、范仲淹、朱熹、韓維、李剛、呂海等都曾在此著書講學。 嵩陽書院古跡文物繁多,文化沉積豐厚,漢封將軍柏樹齡古老,舉世罕見,高20余米,胸徑5.4米,樹齡4500余年,從西漢元封元年(前110年)漢武帝劉徹授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,椐植物學家測算,此柏乃原始柏。在嵩陽書院門前,有一巨型石碑――《大唐嵩陽觀紀圣德感應之頌碑》,乃紀念嵩陽觀道士孫太沖為唐玄宗李隆基練取仙丹,醫病健身而立,碑上的文字雕刻精美,剛柔適度,氣勢遒勁,為著名書法家徐浩八分隸書,是河南省現存最大的碑刻,被稱為祖國書法寶庫中的一顆珍珠。200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另外,在書院內,有一明代登封縣石刻地圖,圖上詳細刻制著400多年前登封80多處名勝古跡的分布情況和山川河流、道路村落等,乃我國明代石刻縣圖中的珍品。再在這里讀書,真羨慕!這里花香纏繞,小鳥鳴叫,仙境。
我只說了兩個地方,我想你應該被征服了吧!
|
|